新闻中心

中联钢:中国铁矿石市场“三国争锋”拉开帷幕

时间: 2014-06-01

中联钢:中国铁矿石市场“三国争锋”拉开帷幕
2014-05-30 10:19 来源:中国联合钢铁网


    笔者近日在整理资料时,发现了一组颇有意思的数据

    1、2011-2013年,VALE铁矿石年产量由3.226亿吨下降至2.998亿吨,年均降幅为3.6%。

    2、2011-2013年,FMG铁矿石年产量由0.536亿吨增至1.265亿吨,年均增幅达到53.6%。

    3、2011-2013年,RIO和BHP铁矿石年产量虽然仍保持上升势头,但增速明显低于FMG。

    4、即使报以最乐观的预期,即使2014年VALE铁矿石产量重回到2011年的水平,但其在四大矿山总产量中的占比仍然呈下滑态势。


    通过以上数据和图表不难发现,随着FMG等新兴矿山企业的崛起,世界矿业生产格局正在发生变化,即使是四大矿山企业内部,也正在呈现出分化为“第一集团”和“第二集团”的趋势。VALE、RIO和BHP作为老牌矿山企业,其经营历史悠久,在矿业领域具有突出的先发优势,已经拥有相当稳定的市场空间,同时业务范围广泛,不仅从事铁矿石开采,还往往兼营煤炭、石油及天然气、贵金属、有色金属等其他领域业务,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。而FMG作为后起之秀,产能规模相对较小,业务领域也相对单一,其综合实力无疑要弱于前三大企业,虽然名列四大矿山之列,其产能规模增长迅速,但实际上与VALE等企业相比仍有着不小的差距,因此可归入“第二集团”行列。


    在对中国市场抱有乐观预期的前提下,近年来四大矿山企业均投入巨资扩大产能规模。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钢铁工业“黄金时代”的终结,中国市场的铁矿石消费需求增长正在逐渐减速,与四大矿山庞大的新增产能形成了日益尖锐的矛盾。在此背景下,作为后发企业的FMG,无疑在“第一集团”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,压力更为巨大。为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,并在中国市场这块“大蛋糕”中分得一杯羹,就必然要求“第二集团”对“第一集团”发起挑战,打破既有的市场体系和布局。


    此外,近年来南非、伊朗、毛里塔尼亚等其他国家矿业的飞速发展,也在壮大着“第二集团”的力量。以伊朗为例,2013年中国从伊朗进口铁矿石约2243万吨,同比增长29.4%。而2015-2016年,该国铁精粉产能预计将增至7000万吨,以该国的钢铁工业规模,自然无法完全消化,其中相当部分仍需要出口,其主要市场也仍将可能是中国。商场如战场,可以预见,上述国家的矿业企业,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,也必然会加入到与“第一集团”的市场争夺中。(在此联想到一战前的世界局势,战前的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,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的殖民地、资源和市场,而德国虽为后起之秀,飞速崛起,却缺乏足够的资源与市场,与既得利益的“第一集团”具有天然不可调和的矛盾,最终由此引发了一战的爆发)

    综上所述,随着行业形势的转变和竞争的加剧,过去一向被视为一体的“进口矿”,将可能逐渐分化为“第一集团”与“第二集团”之间的激烈竞争。


    而除了进口矿市场的两分外,国产矿在中国铁矿石市场中仍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,并成为制衡“第一集团”和“第二集团”的一股力量。


    众所周知,受到资源禀赋、地域分布、产能规模等因素的影响,国产矿在与进口矿的竞争中长期出于劣势,导致中国钢铁工业对进口矿的依赖度居高不下,而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发展速度的放缓,国产矿更倍受进口矿的冲击,相当部分的高成本、小规模矿山甚至面临低成本进口矿大量涌入所引发的生存危机。但需要看到的是,国内矿山企业有相当部分属于钢厂直属企业,并不需要直接参与市场竞争,而部分国有矿山企业,在政府出于保障自身资源供给能力、保障就业及社会安定等的考虑下,通常也不会存在较大的生存风险。反而是在经历进口矿的强烈冲击,加速行业大洗牌后,国产矿市场秩序有望得到整顿完善,能够以更健康的面貌发展。


    总而言之,随着中国铁矿石市场需求增长渐趋缓慢和新兴矿业企业飞速崛起,中国矿石市场将由过去的进口矿与国产矿“楚汉相争”,转变为国产矿、进口矿“第一集团”与进口矿“第二集团”之间的“三国争锋”,中国铁矿石市场格局将发生大变化。


中联钢研究中心  朱金龙


400-635-6661(售后投诉)
sxhdjt@163.com